地址: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沿江东二路13号(国家健康基地) |
电话: 0760-88282188 0760-88282268 |
传真:0760-88282368 |
- 商品详情
最迟在西周时期,就出现非常隆重的于秋季进行拜月活动了。《礼记》载:“天子春朝日,秋夕月。朝日之朝,夕月之夕。”这里的夕月之夕,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。
随着社会的持续不断的发展,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,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,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,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副副斑驳陆离的胜景。自汉至唐,墨客骚人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,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。至北宋太宗年间,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,取意于三秋之正中,届时万民同庆。
中秋节成为一年之中的重大节日,又与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,在我国封建社会,开科取士,一直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的一件大事。而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,恰好安排在八月里举行。胜景与激情结合在一起,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,誉为月中折桂之人。每到中秋,一定要进行隆重庆贺,成为全社会的重要风俗,经朝历代,盛行不衰,中秋节慢慢的变成为我国汉族三大节日(春节、端午、中秋)之一,也是世界华人十分重视的节日,这一天都要吃月饼以示“团圆”。
月饼,又叫胡饼、宫饼、月团、丰收饼、团圆饼等,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。据史料记载,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时代,民间就已有为纪念太师闻仲的“边薄心厚太师饼”。汉代张骞出使西域,引入胡桃、芝麻等,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“胡饼”,唐高宗时,李靖出征匈奴,于中秋节凯旋,当时恰有一个吐蕃商人进献胡饼,李渊很高兴,手拿胡饼指着当空的皓月说:“应将胡饼邀蟾蜍(月亮)。”随后分给群臣食之。若此说确实,这可能是中秋节分食月饼的开始。但“月饼”一词,最早是见于南宋吴自牧的红菱饼。月饼是圆的,且被赋予团圆之意的时代是明,刘侗、于奕正《帝京景物略》说:“八月十五日祭月,其祭果饼必圆。”田汝成《西湖游览志余》说:“八月十五谓之中秋,民间又以月饼相遗,取团圆之义。”沈榜在《宛署杂记》中还记述了明代北京中秋制作月饼的盛况:坊民皆“造月饼相遗,大小不等,呼为月饼。市肆至以果为馅,巧名异状,有一饼值数百钱者。”心灵手巧的制饼工人翻新出奇,月饼上做出各种花样,彭蕴章《幽州土风吟》描述说:“月宫符,画成玉兔窑台居;月宫饼,制就银蟾紫府影。一双蟾兔满人间,悔煞嫦娥窃药年;奔入广寒归不得,空劳玉杵驻丹颜。”
清代,中秋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,且制作技巧慢慢的升高。清人袁枚《随园食单》介绍道:“酥皮月饼,以松仁、核桃仁、瓜子仁和冰糖、猪油作馅,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,迥异寻常。”北京的月饼则以前门致美斋所制为第一。遍观全国,已形成京、津、苏、广、潮五种风味系列,且围绕中秋拜月、赏月还产生了许多地方民俗,如江南的“卜状元”:把月饼切成大中小三块,叠在一起,最大的放在下面,为“状元”;中等的放在中间,为“榜眼”;最小的在上面,为“探花”。而后全家人掷骰子,谁的数码最多,即为状元,吃大块;依次为榜眼、探花,游戏取乐。
民间以为,八月十五吃月饼习俗的普及元末农民起义。元朝末年,蒙古贵族为巩固其统治,不准民间使用铁制的武器,规定十家合用一把菜刀,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。高邮张士诚暗中串联,利用中秋向亲友送月饼的机会,在月饼里加一张起义的小纸条,到中秋之夜,家家掰开月饼,看见传单,人们纷纷赶来参加反抗元朝统治者的起义。从此中秋节制作月饼,并用以馈赠亲友,成为民间习俗。到了明代,已出现了直径达二尺的月饼,也正是在此时,月饼开始大量出现。
月饼的产生还与古人中秋祭月有关。中秋祭月,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习俗。早在周朝开始,古代帝王就有祭天地日月的习俗,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。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,跟着社会的发展,也逐渐影响到民间。祭月于八月十五月亮升起时进行,于露天设香案,上面摆满各种供物,如瓜果、面食等。是天上的明月给人以灵感还是人们对团圆的祈盼,人们在祭月时总要把面食作成圆形,最终月饼也就成为中秋节祭月必不可少的东西,并且日益精致、美味。
月饼的制作,最初是在家庭内各自进行。后来,月饼成为中秋节令的食品和必备礼品后,便向精致、美味、定型方向的专业化发展。不一样的地区的月饼,各有不同的风味。就其表皮说,苏式、滇式为酥皮月饼,广式、京式为糖浆面皮月饼;就其饼陷而言,通常有五仁、百果、豆沙、枣泥、冰糖、火腿、肉松等五花八门,品种各异,甚至还出现了水果馅的月饼;就月饼的形态看,除传统的圆形月饼外,还有方形、长方形、椭圆形等;就月饼的制作形制而言,也越做越精巧,在饼面上印有各种美丽的图案,或绘上嫦娥奔月、三潭印月、西施醉月等图画。(文/孙晶昌)
下一篇:纵览旅发|一次旅游,让他在定州创业,现在以实际行动助力第八届河北省旅发大会
凡注有“河北新闻网”电头或标明“来源:河北新闻网”的全部作品,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(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)。未经许可不得转载、摘编、复制、链接、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,违者将依照法律来追究法律责任。
广告热线新闻投诉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邮箱:河北日报广告热线(刊登声明)